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党政 -> 市县风采
【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】红寺堡灌区智能水闸会“算账”
2025-07-29 08:46:50   
2025-07-29 08:46:50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夏雨初霁,红寺堡灌区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瓜果的芬芳。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,三泵站的智能测控闸门正自动闭合——5分钟前上传的实时数据表明,杨柳村的贝贝南瓜地已完成精准灌溉。不远处,村民们将金黄的南瓜装车,“山东订单”的标识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
  2024年,自治区水利厅投资改造的红寺堡扬水工程交出了亮眼答卷:128个测控一体化闸门建成投用,100.56万亩农田实现水情实时监测。“过去浇水靠喊,现在靠数据说话。”7月28日,新庄集乡三泵站站长王建成演示着综合业务平台,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每5分钟自动更新一次。这套系统不仅让闸门学会“自主决策”,更使水资源调度精确到立方米。

  在红川村,村民老李清晨采摘黄花菜,下午到枸杞基地务工,双份收入让他感慨:“土地流转旱涝保收,打工按小时计酬,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杨柳村的产业账本更令人振奋:贝贝南瓜亩产4000斤,千亩玉豆复合种植基地成为出口创汇主力。村干部马志瑞介绍:“土地流转金加务工工资,使村民的腰包鼓鼓的。”

  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创新开展“基层工作周”活动,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,通过“渠库联调”机制化解灌溉高峰矛盾。如今,这个全国最大移民安置区已蜕变为“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基地”,“中国葡萄酒第一镇”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。当智能闸门再次开启,黄河水沿着数字化渠道奔涌,浇灌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。(记者 王瑞)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